◎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
在西藏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那曲片区,村民们正忙着播种新草籽,过去退化的草场,现在都种上了改良草,高原野生动物的栖息环境显著改善。总书记指出,要推动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保护,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切实保护好地球第三极生态。
最新数据显示,西藏主要江河湖泊水质全部达到或优于Ⅲ类水域标准,已记录的野生植物有9600多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17种,西藏仍然是世界上生态环境质量最好的地区之一。新疆、西藏等地还启动高海拔地区生态搬迁和高原生态恢复项目。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青藏高原各省区精准施策,努力探索生态保护修复最佳解决方案。地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过渡带的甘肃甘南,正在开展沙化和退化草原治理,通过建围栏保护、沙土改良等办法,沿黄沙化情况得到有效遏制。如今,从雪山到湖泊、从森林到草原,青藏高原正积极构建生态保护治理大格局。
青藏高原正在加快绘就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图景。青藏高原是长江、黄河的发源地,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横跨西藏、青海、新疆、四川、云南、甘肃六个省区。推动经济与环境协同共进发展经济不能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竭泽而渔,生态环境保护也不是舍弃经济发展而缘木求鱼。
如今,我国成为全球能耗强度降低最快的国家之一,以水电、风电、光伏发电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稳居全球首位,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占比超过了50%,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2000万辆。△广西柳州一家汽车企业的工人在新能源汽车生产线上忙碌。今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全面总结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强调紧跟时代、放眼世界,承担大国责任、展现大国担当,实现由全球环境治理参与者到引领者的重大转变。实现这个目标,需要付出极其艰巨的努力。
△河北塞罕坝机械林场风光中国持之以恒科学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在世界范围内率先实现土地退化零增长,对全球实现2030年土地退化零增长目标发挥了积极作用。如今,菌草技术已经推广到巴布亚新几内亚8个省份、16个地区,惠及8600多户老百姓。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对此给予高度评价。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取得积极成效,在多个可持续发展目标上取得显著进展,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种经济发展路径,即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共赢之路,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卢旺达,菌草技术让当地三万多农户的收入增加了一倍……一带一路沿线不少国家的当地居民,因菌草技术走上了摆脱贫困之路。在首个全国生态日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要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注重同步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以双碳工作为引领,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持续推进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中国积极履行相关国际公约,引领全球生态环境保护进程,与各国人民一起共建万物和谐的美丽世界。在福建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亲自推动菌草技术援助项目在巴布亚新几内亚落地,掀开菌草技术国际合作的序幕。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同时,如何实现人类的高质量发展?如何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习近平主席作出鲜明回答:良好生态环境既是自然财富,也是经济财富,关系经济社会发展潜力和后劲。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面对能源结构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中国将完成全球最高碳排放强度降幅,用全球历史上最短时间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
和乌兹别克斯坦共建全球葱园,用于保育和研究全球的葱属植物种质资源。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中国主张加快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共建清洁美丽的世界,以实实在在的绿色行动,为加强全球气候与环境治理注入强大动力,发挥引领作用。
△云南昆明晋宁区双河彝族乡的野象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推动世界各国共同发展在遥远的太平洋岛国巴布亚新几内亚,一种神奇的草已经家喻户晓:它既能固碳,也可以绿化地面、改善水土流失,还可以代替树木栽培菌类,解决以往发展菌业的菌林矛盾难题。
2022年1月17日,习近平主席在2022年世界经济论坛视频会议的演讲掷地有声。让绿色切实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底色,持续造福共建国家民众,中国一直在行动。我们要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构建经济与环境协同共进的地球家园。△福建北部海域,全球首台1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吊装现场。△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行驶在云南元江特大桥上。朱鹮东渡日本,使当地在本土朱鹮面临灭绝的危机后重新有了吉祥鸟。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作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中国与全世界合作,探索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发展方向,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共谋全球生态文明之路,为实现人类和地球更加美好的未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在尼泊尔南部的特莱平原,中国绿色化肥试验区促成小麦等农作物最高增产400%……截至5月30日,中国已与31个共建国家共同发起一带一路绿色发展伙伴关系倡议,与32个共建国家共同建立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习近平希望全社会行动起来,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身体力行、久久为功,为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作出更大贡献。
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习近平主席倡议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地球家园。2021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向菌草援外20周年暨助力可持续发展国际合作论坛致贺信指出,合作紧扣消除贫困、促进就业、可再生资源利用和应对气候变化等发展目标使菌草技术成为造福广大发展中国家人民的‘幸福草。
这就是中国传来的菌草,被当地居民称为幸福草。在气候变化上,我们采取的行动就是本着愚公移山的精神。《新时代的中国绿色发展》白皮书数据显示,2011年至2020年,中国环境技术发明专利申请总量接近全球60%,是全球布局环境技术创新最积极的国家。面对生态环境挑战,人类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没有哪个国家能独善其身。
在斐济,菌草作为饲草,让旱季牛羊死亡率大大降低。菌草产业也成为当地继咖啡之后的第二支柱产业。
我相信这是一条正确的路。△中国菌草科学家与非洲留学生交流菌草栽培经验。
地球是人类唯一赖以生存的家园,保护生态环境、推动可持续发展是各国的共同责任。在中老铁路建设过程中,设计人员曾出台60多个方案,研究线路总长约1.4万公里,绕避自然保护区和环境敏感点,环保低碳成为沿线43个车站的特色
如今,菌草技术已经推广到巴布亚新几内亚8个省份、16个地区,惠及8600多户老百姓。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取得积极成效,在多个可持续发展目标上取得显著进展,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种经济发展路径,即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共赢之路,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气候变化上,我们采取的行动就是本着愚公移山的精神。△福建北部海域,全球首台1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吊装现场。
△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行驶在云南元江特大桥上。推动世界各国共同发展在遥远的太平洋岛国巴布亚新几内亚,一种神奇的草已经家喻户晓:它既能固碳,也可以绿化地面、改善水土流失,还可以代替树木栽培菌类,解决以往发展菌业的菌林矛盾难题。
中国秉持授人以渔理念,以一系列看得见、摸得着、有实效的合作成果,让发展成果、良好生态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各国人民。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习近平主席倡议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地球家园。
作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中国与全世界合作,探索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发展方向,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共谋全球生态文明之路,为实现人类和地球更加美好的未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如今,我国成为全球能耗强度降低最快的国家之一,以水电、风电、光伏发电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稳居全球首位,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占比超过了50%,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2000万辆。
本文地址: http://one.zhutima.com/?id=24
文章来源:天狐定制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2025-04-05 20:06天狐定制
2025-04-05 19:54天狐定制
2025-04-05 19:53天狐定制
2025-04-05 19:46天狐定制
2025-04-05 19:25天狐定制
2025-04-05 18:28天狐定制
2025-04-05 18:24天狐定制
2025-04-05 17:59天狐定制
2025-04-05 17:55天狐定制
2025-04-05 17:51天狐定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